人大宣传工作是人大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及时反映我国民主法治建设新成就、不断扩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影响和更好地推进人大工作,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在新形势下如何改变不温不火、变化不大的现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呢?笔者认为,要做好新时代人大新闻宣传,必须加大改革和创新力度,紧跟时代潮流,在工作中要突破现有的困局。
困局一:单兵作战模式
目前,从各地的实际情况来看,人大宣传的大部分力量都集中在常委会机关内部,而机关干部大多非新闻专业出身,不能有效衔接新闻稿件与人大业务知识,写出的稿件容易落入概念化、模板化的程序,使得人大新闻报道缺乏生动性、可读性和感染力。
因此,地方人大要进一步整合资源,重视发挥全社会,特别是各级新闻媒体的优势,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要在巩固提升广播电视和新闻网站等现代传统媒体开展人大宣传的同时,大力运用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新兴媒体,加强各类新平台终端建设,提升运用新媒体开展新闻舆论工作的能力。要积极建立健全人大与宣传部门、新闻媒体的联席交流机制,把“请进来教”与“走出去学”结合起来,既要通过交流增强“内力”,提升稿件质量和品味,又要利用宣传部门、新闻媒体拓宽宣传渠道,形成“并肩作战”的整体合力。
困局二:题材单一,可读性低
人大宣传的对象大多倾向于领导干部,主题集中于会议报道,宣传的平台也多数集中在人大自办的网站、刊物、简报上,经常出现“自己唱歌自己听”的局面。如何走出困局,笔者认为有两种方法可供参考。
抓履职尽责的典型
人大代表是人民群众选举产生的。群众自己选出的代表究竟是如何履职的?人大是如何为群众代言的?老百姓其实非常关注。因此,将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动态转化为信息,也是社会瞩目的好新闻。同样,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履行职责、联系选民、接受监督的行为,立足岗位、尽职尽责、埋头苦干的事迹。积极推广代表在联系选民、反映民声、为民办事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全方位、多角度唱出人大制度好声音、讲出人大工作好故事、写出代表履职好新闻,是走出此困局的方法。
抓可供参考学习的实践
实践工作转化成把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转化成言论、工作思考或理论文章,是引领人大工作实践的有效举措,具有校正工作偏差、精细工作方法的作用。这类文章的写作,内容多、素材广,例如:高唐县人大常委会根据筹办县级人代会的实践,陆续写出《发挥县级人代会监督作用应把握好三个关系》,指出“会前、会中、会后”应处理好的关键问题,不但有效指导了工作,而且在《山东人大工作》、山东人大网等媒体发表,被评为 2015年度全市人大系统优秀调研论文一等奖。
因此,做好人大宣传工作要吃透上情,确把握上级的政策和要求;要了解下情,全面掌握人大工作的生动实践;处处留意,充分挖掘身边的、鲜活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人大新闻素材,挖掘宣传深度,精雕细琢。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创作出人大新闻宣传精品力作,不断提升人大新闻宣传工作的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