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发挥街道人大工委职能作用

2018-03-30 09:44:02 admin 30


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的建立,是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实践探索。我们应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的高度,在完善体制基础上进一步健全街道人大工委的相关工作机制。

第一,制定操作细则,从立法上明确街道人大工委的职能。

建议结合地方实际立法,制定街道人大工作条例,明确规定一系列具体的操作性的工作细则,比如明确街道人大工委参与监督的具体内容和形式,明确街道人大工委对相关部门工作的审议、监督职能,明确对街道财政资金使用情况以及街道重大事项的监督职能等。

第二,加快工作对接,进一步强化区人大常委会对街道人大工委的领导。

街道人大工委作为区人大常委会派驻街道的工作机构,是人大工作职能向街道的延伸,建立和完善自上而下的相关机制,对街道人大工作实施有效领导,是当前的工作重点。

健全区人大常委会对街道人大工委的领导和指导机制。区人大常委会要把街道人大工委建设和工作,纳入常委会工作的整体目标和年度计划。建立定期深入街道指导工作的制度,及时研究解决街道人大工委在履行职责和自身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健全日常运行对接机制。

统一制定街道人大工委工作的运作制度,明确职能清单,推动街道人大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当前应重点在区人大与街道人大工委两个层面同步建立健全工作互动机制。街道人大工委要进一步健全向上对接的机制。按照区人大常委会的工作部署,制定街道人大工委工作计划,并报区人大常委会审核。

深化街道人大工委职责定位,积极探索人大监督纵向延伸。对如何充分运用街道人大工委这一架构形式,深化和拓展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进行探索。待积累一定经验后,适时在面上进行交流,在全市范围推开。

第三,加强保障与激励,密切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街道人大工委要充分发挥与广大群众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优势,在进一步健全服务保障机制的同时,在以下工作中力求有更大作为:

健全代表深入选区制度,密切代表与选民的联系。通过代表走访、座谈、视察、调研、设立代表信箱或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联系社区,听取基层单位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关注民生、反映民意,努力解决群众关注的“三最”问题。在区人大常委会的安排下,组织代表对本辖区内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等问题进行调研、视察或评议,通过行使代表职务使民意得到畅通的表达,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向区人大常委会汇报和向有关部门反映。

健全激励和监督机制,激发代表的履职积极性。在保障代表行使好各项职权的同时,通过健全代表履职通报制度、代表述职评议制度、代表履职登记制度和建立代表考核等制度,不断完善代表监督制度。当前,要重点落实代表履职情况登记制度。(上海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