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社区是疫情防控的主战场和第一道防线,作为七星区人大代表、漓东街道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的向国金,率先垂范、放弃休假一直奋战在抗“疫”一线指导工作,带领街道社区干部坚决落实上级防控要求、亲自安排部署防控工作,第一时间筑牢社区疫情防控网。
提高站位讲政治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向国金同志不断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到“两个维护”,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一系列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上级党委政府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指示和要求,带领班子成员一道,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街道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切实做到严防死守,坚决遏制疫情扩散。
高度重视早谋划亲部署
全国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向国金同志每天时刻关注武汉疫情变化情况,每天通过学习强国等平台学习了解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关部署。由于具有较强的洞察力,他提早谋划和启动街道的疫情防控准备工作。特别是1月23日从媒体得知武汉封城的消息后,他敏锐地认识到疫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大批的武汉人离开武汉流向全国各地,而且桂林是一个全国有名的旅游城市,来桂林的武汉人肯定不少,他一想到这里就坐不住了。1月24日春节放假第一天早上,他早早来到办公室,打电话给各社区值班的同志,询问辖区湖北武汉的车辆情况和来桂游客情况,解答辖区居民和社区干部提出的问题。1月24日大年三十的下午组织召开了街道预防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布置会,要求各社区主官高度重视,扎实做好辖区湖北(武汉)来桂人员的摸排和宣教工作,发挥各方力量,尽快收集信息,工作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工作,消除居民恐慌,有情况第一时间上报他。正是因为他的高度重视和在全区所有乡办中率先启动、提前部署,漓东街道的疫情防疫工作得到了区长和多位区领导的高度肯定和点赞。
从1月24日以来,他主持召开工委会、防控领导小组会议、网格长工作会议等各类疫情防控专题会议20余次、亲自部署、亲自指导,推动各项防控措施落实落地。
迎难而上敢担当
他每天靠前指挥、奔赴现场协调处理突发情况。“一线防控工作是很危险,虽然缺乏防护物资,但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又是街道工委书记,在危难之际就要挺身而出,担起守护家园的责任。”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春节期间接到万达华府出现多辆武汉牌照车辆及多名湖北籍游客的消息,他主动作为,第一时间带领值班社区干部、片警深入湖北游客落脚的民宿和公寓,面对面与游客沟通,做了一下午的思想工作,才成功劝离其转移到定点安置酒店香江大饭店,有效防范疫情输入风险。尤其是刚开始那几天,经常晚上十点和十一点多了还接到小区居民反映发现湖北(武汉)牌照的车辆,要街道和社区干部前去处理的电话,接到电话后,他二话不说,立即赶赴小区协调处理。他就是这样不畏困难,敢于担当作为,认真安抚居民情绪,消除恐慌和焦虑,以实际行动守护着辖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全面排查底数清
为了全面摸清辖区的四类重点人员底数,他亲自组织街道和社区干部利用三天时间全面攻坚,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加上部分外地返回的社区干部还要在家隔离不能上班,为了克服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他积极协调区直有关部门请求人员支援,同时大力发动辖区居民志愿者参与疫情排查工作。他不仅是指挥者同时也是参与者,他既把控全局也亲力亲为。疫情排查工作任务艰巨,压力很大,但他责无旁贷,与大家一道加班加点,通过入户走访、电话排查等方面对重点人员进行地毯式排查。大家一起中午不休息工作到晚上11点,才在三天内顺利完成任务,把辖区3万多户居民全面摸排了一遍。第一次全面摸排共排查出湖北来桂车辆18辆、出桂返桂人员3472人,四类重点人员324人,其中武汉回桂学生58人,织牢了社区防控网。
工作创新推硬核举措
考虑到基层一线工作人员防护装备简陋,仅戴口罩上门入户走访存在较大风险,为了减少人员接触,减轻基层填表负担,同时也是缓解社区工作人员严重不足的突出矛盾。他创新工作方法,正月初四开始就主动联系网络技术公司开发信息系统,正月初八针对辖区居民在全市率先推出线上“不见面”的健康登记系统,辖区居民通过微信扫码进行网上健康登记。为了让这个利器立即发挥作用,他让所有干部将二维码通过朋友圈、小区微信群和QQ群等手段推广转发出去,同时印制大型宣传海报在辖区每个单位每个小区醒目位置张贴,居民在家动动手指即可进行健康登记,避免面对面接触可能产生的交叉感染。短短一天时间,扫码进行健康登记的居民就超过5000多人,受到了社区干部的大力支持和广大居民的点赞和好评。健康登记系统一经推出,全市其他街道和社区也立即跟进,得到了市督查组的高度好评。经济日报、网易、桂林日报、桂林电视台等多个媒体对街道进行了报道。为了做好重点人群的居家观察服务工作,在居民健康登记系统的基础上,仅隔两天时间,配套开发上线居家观察者每日报告系统,升级疫情登记服务,助力一线“四类”重点人员的跟踪服务,双系统合璧,助力疫情防控工作纵深开展。另外积极利用高科技产品智能机器人助力疫情排查工作,通过智能机器人对辖区居民开展第二遍摸排工作,力求做到排查防控“不留死角”、织密辖区“防控网”。
不等不靠筹集物资保供应
疫情防控工作中最大困难就是口罩、消毒液、体温枪等防控物资严重不足,“防控工作要做,但不能让社区一线人员“裸奔”,做好自我防护才能更好防控疫情、我必须尽最大力量保障一线工作人员的物资供应”。除区防控指挥部配备的物资外,他想方设法、不等不靠,多渠道联系各种资源筹集和购买到多批紧缺物资,据不完全统计,消毒水和酒精100多瓶,防护服100多套,护目镜40多个,口罩近2000多个,一次性橡胶手套1000多付,体温枪20多把,较好地缓解了街道疫情防控物资紧缺的困境。同时他还积极发动辖区的各级人大代表参与和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多名人大代表和多名爱心企业人士积极开展爱心捐赠活动,既解决了部分防护物资,也慰问疫情防控一线的街道社区干部,温暖了基层干部的心。
连啃硬骨头管控全覆盖
漓东街道范围大、人口多,辖区居民小区120多个,其中无物业小区占半壁江山,要落实好自治区出台的社区疫情防控“十严格”和桂林市疫情防控“十项措施”,无物业小区的管控成为当前疫情防控的弱点和难点。向国金他深知要把无物业小区全面管控起来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困难重重。但他不畏惧困难,不肯轻易言败。在前期啃下小区摸排不漏一户一人这个硬骨头后,他开始向无物业小区管控这个硬茬发起进攻。他主动作为,想方设法找准突破口。一方面他亲自起草招募协助小区管理志愿者倡议书,积极号召和发动辖区单位和辖区广大党组织和党员、群众参与到小区管控工作中来,解决人员不足的问题,共招募志愿者100多人。一方面他组织召开加强无物业小区管控的专题分析会,集思广益,研究可行的有力措施。另外针对部分管控难度大的小区,他又亲自带队深入辖区单位和企业,现场协调解决各种问题。正是他的大力推动和狠抓落实,仅仅5天时间,辖区60多个无物业小区全面实施管控,又啃下了一块最硬的骨头,得到了区主要领导的高度肯定。
舍小家为大家忘我工作
疫情期间,为了方便工作、随时待命,向国金全身心扑在工作上,以单位为家,经常加班加点到凌晨,像个不停歇的陀螺一直转着、生怕出现疏漏。从1月19日以来到现在没有休息过一天,已经连续工作30多天了,不但放弃了春节休假,而且毅然取消了原本初一回老家探亲的计划,每天都到疫情防控一线指导和解决问题。办事处的同事感慨道:“向书记家里老老小小响应政府号召不出门,而作为家中外出买菜买生活物资的他,常常工作太忙和下班太晚没时间去买菜买物资,几次家里都没菜可炒,两个年幼的孩子中餐或晚餐跟着大人吃泡面或者汤圆”。他却说“辖区百姓是大家,大家好小家才能好,只有做好了辖区的疫情防控工作,才对得起辖区广大老百姓和选举我为人大代表的所有选民”。他为了多完成点工作,他在单位经常和同志们一道,中餐和晚餐都是吃泡面来解决。他每天都在办事处和社区、小区之间来回奔波连轴转,每天都是精神十足、像打了鸡血似的,同事们担心劝他歇歇,他却说“人员排查工作量大、小区管控难度大,大家都在奋战,我没有理由停下来”。他每天不厌其烦地联系走访辖区单位,实地了解小区管控存在的困难,现场解决存在的问题,查看辖区防控最新数据、详细掌握重点人员情况。
疫情期间,他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在防控疫情斗争中经受考验,每天深入防控疫情第一线,及时发声指导,及时掌握疫情,及时采取措施,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他虽没有豪言壮语、没有请愿书、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他心系群众疾苦,关心群众安危,时刻牢记生命重于泰山,把防控责任扛在肩上,疫情面前毫不退缩、勇挑重担、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坚决防止疫情蔓延,保障了辖区百姓的健康安全。
来 源丨漓东街道